從源頭按下減碳“加速鍵” 南通全民行動推進垃圾分類
日期:2025-07-06
和平橋街道城管辦主任鄧建忠介紹:“全街道八個區域,每區域設置1至2個精品點■★◆◆■。精品點配備了除臭、消毒設備■◆★◆,並設置公示欄明確投放時間◆★◆◆★、分類指南和監督電話。”這些精品點不僅管理規范,更注重消除群眾心理上的顧慮,逐步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目前,街道共有垃圾分類點位124個,已完成小區廂房周邊50米撤桶工作,提前達成全年目標。
走進◆★★◆“愛回收·愛分類”通州區可回收物分揀中心◆★,這裡一片繁忙景象,可回收物被精細分揀為80多個品類,日分揀量可達300噸以上。“居民在前端將可回收物分類投放,我們在末端將分揀完成的可回收物壓縮打包,再直接送到有資質的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實現‘變廢為寶’和循環再生。”“愛回收·愛分類”南通負責人徐振向金沙街道居民代表和物業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可回收物從收集、中轉、分揀到利用的“點—站—場★★”全過程。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近年來,南通市不斷完善垃圾資源化終端設施布局■◆◆★,已建成5座生活垃圾焚燒廠,處理能力7200噸/日﹔6座餐廚廢棄物集中處理廠,處理能力640噸/日﹔12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廠◆◆,處理能力320萬噸/年。此外■■◆◆■,還建成縣(市、區)級可回收物分揀中心9座◆■★★◆◆,實現餐廚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量處置、生活垃圾全量焚燒零填埋處置,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7.5%◆★★◆■。
今年以來◆◆★★,南通城管部門以★◆■◆“1+N”模式為核心抓手,推動垃圾分類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目前,全市居民小區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超七成以上小區實現撤桶並點◆◆■■★。住建部對我市2024年度垃圾分類工作評估結果為第一檔,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顯著。
■◆★“您好!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我們要在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5月29日晚◆★,唐閘古鎮北市景區燈火輝煌,第38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活動在此舉行■★■◆。今年世界無煙日恰逢端午節,傳統節日與健康環保理念的碰撞■■★★,為活動增添了獨特魅力。活動現場,宣傳元素與古鎮古色古香的環境巧妙融合,南通藍谷環境科技志願者為過往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推廣使用菜籃子、布袋子,讓市民在感受節日氛圍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低碳生活理念★★◆◆★。
在學校■◆◆,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家校社”聯動◆★■■★★、主題班會、“小手拉大手”等活動﹔在賓館飯店,倡導光盤行動,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在農貿市場,推行“淨菜上城■◆”★◆★★★,推廣使用菜籃子、布袋子﹔在醫院,細致做好醫廢分出工作,杜絕與生活垃圾混裝﹔在政府機關,大力推行綠色辦公■◆■★◆。如今,垃圾分類理念正通過各個場景傳播到千家萬戶,一幅全民參與★◆★■★◆、共建生態文明的新圖景正在南通徐徐展開。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市城管局垃圾分類處處長王剛表示★◆:“此次活動將傳統文化傳承與現代環保理念傳播有機結合,取得了良好效果★◆◆。”市城管局將持續創新和豐富垃圾分類活動形式,讓垃圾分類從理論知識轉化為居民的日常習慣◆■。
近期,一份面向全體南通人的垃圾分類倡議書在城市中迅速傳播◆◆★■■★。在第三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期間◆■■■,南通以“分類齊參與低碳新時尚”為主題,從農貿市場的“源頭減量”行動,到校園裡的“節氣糧食課”﹔從商超內的◆★■◆“低碳快閃”活動■★◆■★,到機關單位的“主題講座★◆★◆■■”,整座城市正掀起一場全民參與的綠色行動熱潮★■■★,全力從源頭按下減碳★■◆★◆“加速鍵◆★★”。
“以前扔垃圾要手動掀蓋■■,現在走近自動開蓋■★■◆◆,還有語音提醒分類★★■◆★,特別方便■★★!”居民李明芳對升級后的智能分類設施贊不絕口。和平橋街道積極探索★★◆◆,借助“物聯網+雲平台”技術,讓垃圾分類點位管理更加智能高效。這不僅方便了居民投放,也讓管理員能實時監控各點位垃圾量及清運情況,實現精准管控★★■■■■。
在濠東村社區垃圾分類積分點,幾位居民手持積分卡,正在挑選兌換品。“我有120分,可以換油嗎?★★”“80分能換個毛巾嗎◆◆◆?◆★◆◆”居民們積極地與管理員交流著家中的垃圾分類經驗和積分技巧。為鼓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街道試行積分辦法,居民通過正確分類投放獲得積分■■,可兌換洗碗布、食用油、洗衣液等實用日用品。實實在在的獎勵,讓居民得到了實惠■★◆,也點燃了大家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
“菜葉果皮、剩飯剩菜、魚內臟都要歸類到廚余垃圾桶,規范操作才能積分★★■◆,謝謝您的配合!”3日,在北濠橋東村垃圾廂房前,嘉晟物業垃圾分類督導員耐心地指導著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
今年以來,市城管局以“南通更美”為品牌,採用“線上+線下★■★◆◆”的組合方式◆■◆★■,開展了■◆◆■★★“垃圾分類進校園”“分類知識有獎答題★■■◆◆◆”◆◆■“減碳馬拉鬆◆◆★★◆■”“愛護地球日”等特色活動◆■■◆,覆蓋近10萬人次。聯合媒體制作“分類微課堂■★◆■”短視頻,播放量突破2萬次。依托江海志願者協會發動社會組織★■◆,常態化結合重要節點開展社會面志願服務活動■◆,覆蓋3萬人次■★■★◆★,居民知曉率超90%。
在南通,不同類型的垃圾有著各自清晰的終端★◆“歸宿”:廚余垃圾進入生物質處理廠,可回收物進入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其他垃圾用於焚燒發電■■★■★■,有害垃圾則嚴格按規范進行無害化處理。